【記者孫永劍北京報道】“中小微企業好經濟才會好,中小微企業強經濟才會強,實現共同富裕才有基礎和保障?!比珖舜蟠?,江蘇萬順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善紅表示。
周善紅稱,我國中小微企業數量多、活力強、韌性足。雖然近年來一些地區新建立一批中小微企業服務中心,但由于缺少人員、場地、經費和相應的制度保障,還沒有做到“市、縣、鄉(園區)”全覆蓋,“最后一公里”仍未打通,難以有效為中小微企業提供精準、便捷、高效的服務。
為此,他提出建議,進一步完善和強化中小微企業促進機制,建強政府基層中小微企業促進中心,讓中小微企業的服務達到無事不擾、有求快應、規范高效,切實提升中小微企業獲得感。
具體建議如下:加強國家、省、市、縣、鄉五級中小微企業工作促進機制。從領導機制上發揮牽頭部門的統籌協調作用,調動政府各部門力量來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壯大。制定促進“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意見,從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產業化商業化+產業鏈融通,科技+金融財稅+人才+產業等全方位給予支持。
進一步加強基層公益性中小微企業服務中心的建設。加快建設覆蓋到市、縣、鄉鎮一級的公益性中小微企業促進中心,加強對全國中小微企業公共服務平臺體系內公益性促進中心的建設和經費支持力度,發揮好基層促進中心服務中小微企業的龍頭作用,進一步從頂層設計上明確各級促進中心職能定位和建設要求,加強對中心工作的評價管理,提升中小微企業服務能力和專業水平。
可推動基層促進中心做好幾個方面工作:協助建設線上+線下、政府+社會、鄉鎮一級全覆蓋的中小微企業基層服務體系,統籌政府和社會資源開展中小微企業促進服務活動,推動服務資源下沉到基層、精準服務中小微企業,協助做好營商環境評價、法律法規落實檢查、服務資源成效評價,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做好中小微企業家培訓、市場拓展、融資擔保、鏈式融通等服務,推動中小微企業駛入“專精特新”發展快車道。
完善和加強《中小企業促進法》落實、實施、評價、監督促進機制。法律為應對新形勢下中小企業面臨突出風險矛盾,踐行新發展理念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優化中小企業創立發展環境,激發中小企業發展活力和提振發展信心提供制度基礎和法治保障。充分發揮法律保駕護航作用,通過加強監督評價,完善配套制度等,進一步為中小微企業發展營造優良環境,增強中小微企業獲得感。
(編輯 鮑坤子)